血尿即尿中帶血。血尿程度依肉眼辨視程度,可分為顯微血尿及肉眼血尿。顯微血尿是指尿液顏色正常,看不出有異狀,但經離心後在顯微鏡下有三個以上的紅血球;肉眼血尿則是尿液呈紅色,尿中帶有血塊或血條。依疼痛程度可分為疼痛性及無痛性血尿。疼痛性血尿多因膀胱、尿道發炎所引起,無痛性血尿則可能由泌尿道腫瘤、結石或囊腫造成。

根據血尿出現時間,又分為尿道溢血、初段血尿(尿道)末段血尿(攝護腺)及全段血尿(膀胱,輸尿管,腎臟),各因泌尿系統不同部位的出血所引起。

 

血尿的原因

結石

腫瘤

感染

腎絲球疾病

腎囊腫

凝血性疾病, 藥物

血管異常

外傷

運動

 

不同疾病所引起的血尿,會表現出不同的合併症狀。如果血尿合併有腎絞痛,多數為泌尿道結石,少數是腎臟腫瘤出血引起。

若合併頻尿、尿急、解尿疼痛等,可能為急性膀胱炎或腎臟炎。一旦有尿路出口阻塞的情形,即可能患了攝護腺肥大、膀胱炎,或因曾作放射線治療而罹患放射性膀胱炎。

劇烈運動後,也會有血尿產生,無其他合併症狀,即使經過詳細檢查顯示一切正常,稱為「運動性血尿」。主要是腎臟上下振動過度,受腰部擠壓而導致外傷、出血,而劇烈運動亦會使腎臟的血流量驟減,腎血管急遽收縮,血液易自腎絲球體濾出而造成血尿。

特異性血尿,患者經詳細檢查皆無法發現原因,可能是因腎絲球體局部發炎、腎血管異常或微小結石所引起。

常規及細胞學檢查,持續複診,以早期發現異狀,早期治療。血尿是泌尿系統異常的重要指標,約4%有泌尿道癌;惟尿液中的紅血球愈多,並不代表病情愈重,紅血球少,亦不表示未患癌症而掉以輕心。

當有血尿時,應先作尿液檢查、經靜脈腎盂攝影術、膀胱鏡、超音波或尿液細胞學檢查,必要時可進行電腦斷層攝影術、血管攝影或輸尿管鏡、腎臟鏡檢查。如果檢驗後還查不出原因,則每隔三個月應作一次尿液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wc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